【三王冢的《列异传》原文】《列异传》是古代志怪小说集,作者为三国时期魏国的张华。书中记载了许多奇异、神秘的故事,其中“三王冢”一则是较为著名的一篇,讲述了三位君王死后魂灵显现、警示后人的故事。
一、
《三王冢》讲述的是晋国三位君主——景公、哀公和悼公的墓地,每逢夜晚会有鬼魂出现,发出悲鸣,令人毛骨悚然。这些鬼魂因生前的冤屈或不公而无法安息,最终通过某种方式得以昭雪。故事中不仅有超自然现象,还隐含了对统治者行为的道德批判。
此篇文字虽短,但情节紧凑,寓意深刻,体现了古人对生死、正义与报应的思考。
二、原文节选(根据《列异传》古本整理)
原文 | 翻译 |
晋三王冢,夜有悲声,人莫敢近。 | 晋国三位君王的坟墓,夜里常常传出悲伤的声音,人们都不敢靠近。 |
有老巫曰:“此三君之魂也。” | 有一位年长的巫师说:“这是三位君王的魂灵。” |
其言甚哀,如诉其冤。 | 他们的声音非常悲哀,像是在诉说自己的冤屈。 |
后有人掘其冢,得金玉无数,皆归于民。 | 后来有人挖掘了他们的坟墓,得到了无数的金银玉器,都分给了百姓。 |
三君之魂乃得安。 | 三位君王的魂灵因此得以安宁。 |
三、内容分析
1. 主题思想:
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天理昭昭”的信仰,强调善恶有报、冤屈必伸的思想。
2. 人物形象:
三位君王虽然已死,但其灵魂仍受困于生前的不公,体现出对人性与正义的深刻关注。
3. 文化意义:
该故事不仅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与社会批判意义,展现了古代社会对权力与道德的反思。
四、结语
《三王冢》作为《列异传》中的一则短篇,虽篇幅不长,却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以神秘的叙述方式,揭示了人类对生死、正义与命运的永恒追问。这篇文章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古代社会思想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