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随平野尽是哪首诗中的句子】“山随平野尽”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离开四川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流畅,是李白早期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诗句出处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山随平野尽 |
出处 | 《渡荆门送别》 |
作者 | 李白(唐代) |
诗体 | 五言律诗 |
创作背景 | 李白出蜀游历,临别之际写下此诗,抒发思乡之情 |
诗句意思 | 山峦随着平原的延伸逐渐消失,描绘了从山地进入平原的地理变化 |
二、诗文原文与赏析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山随平野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乘舟由山地进入平原时的视觉变化。随着船只的前行,连绵的山峰逐渐隐没在视野之外,而广阔的平原展现在眼前,象征着诗人即将迈入更广阔的世界。
这一句不仅写景,也暗含情感的转折——从熟悉的故土走向未知的远方,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去的留恋。
三、扩展知识
- 荆门:位于今湖北省,是长江中游的重要关隘,也是古代交通要道。
- “江入大荒流”:与“山随平野尽”形成对比,表现江水奔腾入旷野的壮阔景象。
- “月下飞天镜”:比喻月亮倒映在江水中,如飞天之镜,极富想象力。
- “云生结海楼”:描写云雾缭绕,仿佛海上楼阁,营造出一种奇幻的氛围。
四、总结
“山随平野尽”是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名句,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通过这一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能体会到他离乡背井时的复杂心境。
关键点 | 内容 |
诗句来源 | 李白《渡荆门送别》 |
意境 | 山川渐隐,江水奔流,天地辽阔 |
情感 | 思乡、离别、展望未来 |
艺术特色 |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语言简练 |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白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