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拥节北临边的出处是哪里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拥节北临边的出处是哪里,这个怎么解决啊?快急疯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9 06:19:12

拥节北临边的出处是哪里】“拥节北临边”是一句古诗中的语句,常用于描写边塞将士或文人志士奔赴边疆、守卫国家的情怀。此句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南园十三首》之一。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以及对戍边将士的敬仰之情。

一、

“拥节北临边”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该诗句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局势的关切和对戍边将士的赞美。在古代文学中,“拥节”指的是手持符节,象征权威与使命;“北临边”则表示前往北方边境,体现一种壮志豪情和责任感。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相关信息,以下为详细出处及背景介绍:

二、表格:关于“拥节北临边”的出处及解析

项目 内容
出处 唐代诗人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一
原文诗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相关句子 “拥节北临边”并非原诗中的完整句子,而是后人对诗句意境的提炼或引用。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奇崛风格著称,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现实的不满。
诗句含义 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及对戍边将士的敬佩,也隐含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创作、历史研究、诗词赏析等场合,强调边疆情怀与英雄气概。

三、结语

“拥节北临边”虽非李贺原诗中的直接语句,但其精神内涵源自《南园十三首》,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国家边防的关注与忠诚。这一表达方式在后世被广泛引用,成为描写边塞题材的重要意象之一。了解其出处与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中对家国情怀的表达。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