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毁翻译】《原毁》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重要散文,主要探讨了“毁”这一现象的根源及其对人与社会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人们对他人的批评和指责,揭示了人性中虚伪、嫉妒和缺乏自省的倾向,并呼吁人们应以宽容和自省的态度面对他人。
一、
《原毁》全文围绕“毁”展开,作者指出:“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意思是古代的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对他人则宽容。然而,后世之人却常常相反,对自己宽容,对他人苛刻,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社会风气恶化。
韩愈认为,“毁”的产生往往源于个人的不自信和对他人的嫉妒,而不是因为对方真的有过错。他主张人们应以“自省”代替“责人”,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自己,改善社会。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 古代的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对待别人则宽容而简约。 |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 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们责备别人非常详细,而对待自己却很简略。 |
夫是故,人之于言也,未尝无善也,而曰“是亦不足道也”。 | 因此,人们对别人的话,未必没有可取之处,却说“这也算不了什么”。 |
是故,人之于人也,未尝无过也,而曰“是亦不足怪也”。 | 所以,人们对别人的行为,未必没有错误,却说“这也不值得奇怪”。 |
吾未见其明也。 | 我没看到他们有明白的道理。 |
夫是故,人之于人也,未尝无善也,而曰“是亦不足道也”。 | 因此,人们对于别人,未必没有优点,却说“这也是不值得称道的”。 |
由是观之,则夫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心而欲以言胜之。 | 由此看来,天下的祸患,最大的就是不了解别人的心思,却想用言语来压倒别人。 |
三、核心观点提炼
核心观点 | 内容说明 |
自我要求严格 | 古代君子对自己的要求高且全面,注重自我修养。 |
对人宽容大度 | 对他人持宽容态度,减少无端指责。 |
现代人相反 | 当代人对自己宽容,对他人苛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
责人易,自省难 | 人们容易批评别人,却很少反省自己。 |
毁源于不自信 | “毁”的背后往往是内心的不自信和嫉妒。 |
强调自省 | 韩愈提倡以自省代替指责,以改善自身和人际关系。 |
四、总结
《原毁》不仅是一篇批判现实的文章,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修身指南。韩愈通过对“毁”现象的剖析,提醒人们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学会理解他人,避免因偏见和嫉妒而伤害他人。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