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风李峤】李峤(约645—714),字巨山,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任宰相。他以诗文著称,尤擅五言诗,风格清丽典雅,内容多咏物抒怀,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李峤的诗歌在唐代诗坛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初唐四杰”之后,他的作品展现出一种由宫廷诗向文人诗过渡的风貌。
李峤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还有对时政的隐晦讽喻。其诗风继承了南朝宫体诗的细腻婉约,又融入了盛唐诗风的雄浑大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峤诗歌特点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峤(字巨山) |
时代 | 唐代(约645—714) |
身份 | 文学家、政治家,曾任宰相 |
诗风 | 清丽典雅,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题材 | 自然景物、人生哲理、时政讽喻 |
代表作 | 《中秋月》《咏风》《长宁公主》等 |
艺术特色 | 咏物写景,含蓄蕴藉,情感真挚 |
影响 | 在唐代诗坛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
李峤诗歌举例分析
1. 《中秋月》
>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此诗借中秋明月,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暗含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语言朴素却意味深长。
2. 《咏风》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通过描写风的力量与变化,展现自然之美,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
3. 《长宁公主》
>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此诗讽刺权贵之家的奢靡生活,笔调含蓄,寓意深刻。
总结
李峤的诗歌虽不若李白、杜甫般气势磅礴,但其作品在唐代文坛中独具一格,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巧的艺术构思,展现了初唐至盛唐过渡时期文人诗的发展轨迹。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至今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