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出自哪里】一、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于鼓励人们树立高远的目标,即使无法达到最高标准,也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这句话蕴含着一种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
然而,关于这句话的出处,历史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传统上,许多人认为它出自《论语》或《道德经》,但经过深入考证,可以确定其最早见于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书谱》是古代书法理论的重要文献,其中提到:“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做事时应以高标准为目标,才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尽管如此,在后世的文学作品、历史典籍以及日常使用中,“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被广泛引用,成为激励人们追求卓越的经典名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 |
出处 | 唐代孙过庭《书谱》 |
原文出处 |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
含义 | 以高标准为目标,即使不能达到最高,也能取得较好结果 |
使用背景 | 多用于鼓励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
常见误传出处 | 《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实际并非出自) |
文化影响 | 被广泛引用,成为励志名言 |
学术考证 | 经过学者研究确认,出自《书谱》而非其他经典 |
三、结语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虽源自《书谱》,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已深入人心,成为激励人们不断进取的重要思想。了解其真实出处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句名言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