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啊】“罄竹难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极其多,用尽所有的竹子也难以写完。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李密传》,原意是说隋朝末年,李密在讨伐隋炀帝的檄文中写道:“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意思是把南山的竹子都做成竹简,也写不完隋炀帝的罪行;用东海的水来洗刷他的恶行,也无法洗净。
后来,“罄竹难书”被用来形容罪行极多,无法全部列举,也可以泛指某件事物的数量非常多,难以一一记录或列举。
一、
“罄竹难书”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最初用于描述罪行累累、罄尽天下之竹也难以写完的情况。现在多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的负面行为非常多,难以尽数。它不仅可用于历史事件,也可用于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比如一个人的过错、一个企业的丑闻等。
虽然“罄竹难书”常用于贬义,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数量庞大,如书籍、资料、数据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罄竹难书 |
出处 | 《旧唐书·李密传》 |
原意 | 比喻罪行极多,用尽竹简也写不完 |
现代用法 | 形容罪行多、数量大、难以列举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多作谓语) |
褒贬色彩 | 贬义(常用于负面事物) |
使用场景 | 历史事件、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日常口语中 |
近义词 | 数不胜数、罪大恶极、罄无遗策 |
反义词 | 寥寥无几、微不足道、寥若晨星 |
三、使用建议
在使用“罄竹难书”时,需要注意其强烈的贬义色彩,不宜用于中性或正面的语境。例如:
- 正确用法:他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最终被依法判处死刑。
- 错误用法: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罄竹难书,值得细细品味。(此句不符合成语本意)
通过了解“罄竹难书”的来源与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个成语,既准确又富有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