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经文全文】《大悲咒》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咒语之一,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称为《大悲心陀罗尼经》。此咒语由观世音菩萨所说,具有无量功德与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常用于祈福、消灾、治病、除障等。下面是对《大悲咒》经文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内容结构。
一、大悲咒经文概述
《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每句皆为梵文音译,虽非汉字,但诵持时可得无量功德。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观想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愿力,净化身心、消除业障、成就佛道。在佛教修行中,尤其是密宗和净土宗,大悲咒被广泛使用。
二、大悲咒经文结构总结(表格)
序号 | 咒文原文(音译) | 简要解释 | 功德作用 |
1 | 南无婆伽婆帝 | 皈依如来 | 皈依三宝,求加持 |
2 | 嚄啰僧伽喃 | 皈依僧众 | 依靠僧团,修善法 |
3 | 南无阿弥多婆夜 | 皈依阿弥陀佛 | 求生极乐,得解脱 |
4 | 哆他伽多夜 | 诸佛之名 | 供养诸佛,增福慧 |
5 | 哆地也他 | 如是之义 | 明了佛法,觉悟心性 |
6 | 婆啰呵帝 | 一切众生 | 慈悲普照,救度有情 |
7 | 娑婆诃 | 一切成就 | 一切愿成,圆满无碍 |
8 |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 皈依莲华藏 | 皈依莲华,清净身心 |
9 | 南无阿唎耶 | 皈依圣者 | 皈依贤圣,修善行 |
10 |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 无尽慈悲 | 观音菩萨慈悲无边 |
11 | 菩提萨埵婆耶 | 菩萨之名 | 依止菩萨,修菩提道 |
12 | 摩诃萨埵婆耶 | 大菩萨之名 | 依止大菩萨,证无上果 |
13 | 摩诃迦卢尼迦耶 | 大悲愿力 | 发大悲心,利益众生 |
14 | 唵 | 启请 | 启动咒力,引动佛力 |
15 | 婆伽梵 | 如来 | 皈依如来,得究竟解脱 |
16 | 萨婆怛他誐多喃 | 一切诸佛 | 供养诸佛,得加持力 |
17 | 唵 | 启请 | 再次启请,加强愿力 |
18 | 阿鞞跋致 | 不退转 | 不退菩提,坚定信心 |
19 | 婆伽梵 | 如来 | 再次皈依如来 |
20 | 萨婆萨哆喃 | 一切众生 | 慈悲摄受,度化众生 |
21 | 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 | 皈依智慧 | 依止智慧,明悟真谛 |
22 | 婆卢吉帝室利毗迦南 | 慈悲无尽 | 观音菩萨慈悲广大 |
23 | 唵 | 启请 | 再启佛力 |
24 | 萨婆萨婆 | 一切一切 | 一切法门,皆得圆满 |
25 | 摩啰摩啰 | 降伏魔障 | 降伏烦恼,破除障碍 |
26 | 摩啰摩啰 | 重复降伏 | 重复咒力,增强功效 |
27 | 虫蚁虫蚁 | 众生平等 |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 |
28 | 邪见邪见 | 破除邪知 | 破除错误观念,归正法门 |
29 | 阿啰参佛啰舍利 | 金刚般若 | 以般若智慧破一切执 |
30 | 弗啰参佛啰舍利 | 重复般若 | 再次强调智慧力量 |
31 | 婆啰婆啰 | 无尽慈心 | 观音菩萨慈悲无尽 |
32 | 摩啰摩啰 | 降伏魔障 | 再次降伏烦恼 |
33 | 休休 | 安静安宁 | 心念清净,远离纷扰 |
34 | 芬陀利 | 莲花之名 |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
35 | 婆啰波啰 | 清净无垢 | 心地清净,无染无杂 |
36 | 唵 | 启请 | 再次启请佛力 |
37 | 摩诃迦啰 | 大悲愿力 | 发大悲心,利益众生 |
38 | 婆伽梵 | 如来 | 皈依如来 |
39 | 萨婆怛他誐多喃 | 一切诸佛 | 供养诸佛 |
40 | 唵 | 启请 | 启动咒力 |
41 | 奇婆啰 | 无尽慈悲 | 观音菩萨慈悲无尽 |
42 | 奇婆啰 | 重复慈悲 | 再次强调慈悲愿力 |
43 | 萨婆萨哆喃 | 一切众生 | 慈悲摄受 |
44 | 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 | 皈依智慧 | 依止智慧 |
45 | 婆卢吉帝室利毗迦南 | 慈悲无尽 | 观音菩萨慈悲广大 |
46 | 唵 | 启请 | 再次启请佛力 |
47 | 萨婆萨婆 | 一切一切 | 一切法门圆满 |
48 | 摩啰摩啰 | 降伏魔障 | 破除烦恼 |
49 | 摩啰摩啰 | 重复降伏 | 再次强化咒力 |
50 | 虫蚁虫蚁 | 众生平等 |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 |
51 | 邪见邪见 | 破除邪知 | 归正法门 |
52 | 阿啰参佛啰舍利 | 金刚般若 | 以般若智慧破执 |
53 | 弗啰参佛啰舍利 | 重复般若 | 再次强调智慧 |
54 | 婆啰婆啰 | 无尽慈心 | 观音菩萨慈悲广大 |
55 | 摩啰摩啰 | 降伏魔障 | 破除烦恼 |
56 | 休休 | 安静安宁 | 心念清净 |
57 | 芬陀利 | 莲花之名 | 出淤泥而不染 |
58 | 婆啰波啰 | 清净无垢 | 心地清净 |
59 | 唵 | 启请 | 再次启请佛力 |
60 | 摩诃迦啰 | 大悲愿力 | 发大悲心 |
61 | 婆伽梵 | 如来 | 皈依如来 |
62 | 萨婆怛他誐多喃 | 一切诸佛 | 供养诸佛 |
63 | 唵 | 启请 | 启动咒力 |
64 | 奇婆啰 | 无尽慈悲 | 观音菩萨慈悲无尽 |
65 | 奇婆啰 | 重复慈悲 | 再次强调愿力 |
66 | 萨婆萨哆喃 | 一切众生 | 慈悲摄受 |
67 | 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 | 皈依智慧 | 依止智慧 |
68 | 婆卢吉帝室利毗迦南 | 慈悲无尽 | 观音菩萨慈悲广大 |
69 | 唵 | 启请 | 再次启请佛力 |
70 | 萨婆萨婆 | 一切一切 | 一切法门圆满 |
71 | 摩啰摩啰 | 降伏魔障 | 破除烦恼 |
72 | 摩啰摩啰 | 重复降伏 | 再次强化咒力 |
73 | 虫蚁虫蚁 | 众生平等 |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 |
74 | 邪见邪见 | 破除邪知 | 归正法门 |
75 | 阿啰参佛啰舍利 | 金刚般若 | 以般若智慧破执 |
76 | 弗啰参佛啰舍利 | 重复般若 | 再次强调智慧 |
77 | 婆啰婆啰 | 无尽慈心 | 观音菩萨慈悲广大 |
78 | 摩啰摩啰 | 降伏魔障 | 破除烦恼 |
79 | 休休 | 安静安宁 | 心念清净 |
80 | 芬陀利 | 莲花之名 | 出淤泥而不染 |
81 | 婆啰波啰 | 清净无垢 | 心地清净 |
82 | 唵 | 启请 | 再次启请佛力 |
83 | 摩诃迦啰 | 大悲愿力 | 发大悲心 |
84 | 婆伽梵 | 如来 | 皈依如来 |
三、结语
《大悲咒》作为佛教中极具代表性的咒语,不仅是修行者的日常功课,更是祈福、避难、修善的重要工具。通过诵持此咒,能净化心灵、增长智慧、积累福德。建议初学者在师父指导下学习,以确保正确理解与实践。
备注:本文为原创内容,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大悲咒》的基本结构与意义,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或版权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