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 )】哲学作为一门探讨世界本质、人类存在与思维关系的学科,其核心问题之一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由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首次明确提出,后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哲学的基本问题通常被表述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
1.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什么是世界的本原(物质还是意识)。
2.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
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一、
在哲学史上,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主要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派别:
-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这两种观点在哲学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深刻影响了各个哲学流派的思想体系。
此外,还有一些哲学家试图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二元论或不可知论等中间立场,但这些观点往往被认为未能彻底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二、表格展示
哲学派别 |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 | 核心观点 | 代表人物 |
唯物主义 | 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 | 世界的根本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 |
唯心主义 | 意识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 | 世界的根本是意识,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 黑格尔、柏拉图、康德 |
二元论 | 物质与意识并存,互不依赖 | 世界由物质和意识两种独立实体构成 | 笛卡尔、斯宾诺莎 |
不可知论 | 无法确定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 人类无法认识世界的本质 | 康德、休谟 |
三、结语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反映了哲学家们对世界本原的根本看法。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优先性,唯心主义则强调意识的决定作用。不同的回答不仅构成了哲学发展的主线,也深刻影响了科学、宗教、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方向。理解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哲学的本质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