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作者简介】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思想深刻,对后世影响深远。《师说》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过阐述“师”的重要性与“道”的传承,表达了他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
一、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昌黎(今河北昌黎),因此常被称为“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章应有思想性和社会意义。他的散文风格刚健有力,语言简练,内容多关注现实问题。
《师说》是韩愈在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所作的一篇议论文,旨在批评当时士大夫阶层轻视师道、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文中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强调学习必须有老师指导,同时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二、作者简介表格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韩愈 |
字 | 退之 |
出生年份 | 768年 |
去世年份 | 824年 |
籍贯 | 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 |
别称 | 韩昌黎 |
身份 | 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 |
所属朝代 | 唐代 |
主要成就 | 古文运动倡导者,提出“文以明道”;著有《师说》《原道》《进学解》等 |
思想主张 | 强调儒家道统,主张文章要有思想性和社会意义 |
代表作品 | 《师说》《原道》《送孟东野序》《祭十二郎文》 |
历史地位 | “唐宋八大家”之首,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
三、结语
韩愈不仅是文学巨匠,更是思想先驱。他在《师说》中提出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尊重知识、重视师道。他的文章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