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一字千金】“一字千金”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文字的价值极高,一个字的价值堪比一千两黄金。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文字的精炼与珍贵,也反映了语言在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中的重要性。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一字千金 |
拼音 | yī zì qiān jīn |
出处 | 《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
含义 | 形容文字极其珍贵,一个字的价值非常高。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文章、书法或语言的精炼和价值。 |
二、出处详解
“一字千金”最早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的商人吕不韦,他组织门客编撰了一部名为《吕氏春秋》的书。为了展示这本书的价值,他在咸阳城门上挂出一块匾额,上面写着:“谁能增减一个字,就赏金千两。”结果无人敢动,最终这部书被广泛传颂,成为经典。
这个典故不仅说明了文字的分量,也展示了吕不韦对书籍质量的严格要求。
三、引申意义
1. 文学价值高:形容文章或诗句非常精炼、含意深远,每个字都不可或缺。
2. 语言精炼:强调语言的简洁有力,避免冗长。
3. 书法艺术:有时也用于称赞书法作品,尤其是名家手笔,一笔一划皆有价值。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文学评论 | “这篇文章字字珠玑,真可谓一字千金。” |
书法评价 | “这幅字写得极好,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一字千金。” |
日常对话 | “你这句话说得太到位了,简直是一字千金。” |
五、总结
“一字千金”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代表了对语言、文字、艺术的高度尊重与推崇。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句话都在提醒我们:语言的力量不容小觑,每一个字都可能承载着巨大的价值。
通过了解“一字千金”的来源与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精妙之处,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和运用好每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