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处】一、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唐代诗人戴叔伦的《塞上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强调了为国效力、不惧艰险的豪情壮志。诗句中的“玉门关”是古代边塞的重要关隘,象征着边疆的艰苦与危险,而诗人则以坚定的态度表明,即使不经过玉门关,也愿意为国家尽忠。
该诗句常被用于表达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在文学、历史以及现代语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作者 | 戴叔伦(唐代) |
出处 | 《塞上曲》 |
诗体 | 五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唐代边塞诗风盛行,反映将士戍边生活与家国情怀 |
诗句含义 | 表达为国效命、不惧艰难的忠诚精神,不需功成名就或归乡 |
关键词 | 报国、玉门关、忠诚、奉献 |
文化意义 | 成为后世爱国精神的象征,常用于激励人心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演讲、文章、影视作品中体现爱国主义 |
三、结语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不仅是一句富有力量的诗句,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忠诚和担当,不在于是否功成名就,而在于是否心怀家国、勇往直前。在今天,这句诗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