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十首原唱】《长征组歌》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由肖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诃、李劫夫等作曲,创作于1965年。它以红军长征为背景,通过十首歌曲生动再现了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与革命精神。以下是对《长征组歌十首原唱》的总结与整理。
一、作品概述
《长征组歌》共分为十个乐章,分别讲述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重要事件,如“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胜利会师”等。每首歌曲都结合了叙事与抒情,展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坚定信念的精神风貌。
这些歌曲不仅在当时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也成为了后人了解长征历史的重要艺术载体。
二、十首歌曲原唱信息汇总
| 序号 | 歌曲名称 | 原唱歌手 | 首次演唱时间 | 备注 |
| 1 | 《告别》 | 王昆 | 1965年 | 情感深沉,表现离别之情 |
| 2 | 《突破封锁线》 | 胡松华 | 1965年 | 气势恢宏,展现战斗场面 |
| 3 | 《遵义会议放光辉》 | 李光羲 | 1965年 | 表现历史转折点,庄重感人 |
| 4 | 《四渡赤水出奇兵》 | 张振富 | 1965年 | 战略智慧的体现 |
| 5 | 《飞跃大渡河》 | 刘秉义 | 1965年 | 展现红军英勇无畏精神 |
| 6 | 《过雪山草地》 | 石广才 | 1965年 | 描绘艰苦环境,情感真挚 |
| 7 | 《到吴起镇》 | 孙家馨 | 1965年 | 表现胜利的喜悦与希望 |
| 8 | 《祝捷》 | 马玉涛 | 1965年 | 表达对胜利的庆祝 |
| 9 | 《报喜》 | 赵玉明 | 1965年 | 表现红军胜利的消息传来 |
| 10 | 《大会师》 | 王昆、胡松华 | 1965年 | 全篇高潮,象征胜利集结 |
三、总结
《长征组歌十首原唱》不仅是音乐作品,更是一部史诗性的艺术表达。它用旋律和歌词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呈现在听众面前,传递了革命理想与英雄气概。虽然部分原唱者已故去,但他们的歌声依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如今,《长征组歌》依然活跃在各类文艺演出中,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