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观的去世时间】黄观(1359年-1402年),字伯荣,号慎斋,是明朝初年的著名学者、官员和书法家。他是洪武年间进士,曾官至翰林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黄观在历史上以才学出众、品德高尚著称,同时也因“靖难之役”中拒绝投降朱棣而被处死,成为明初政治斗争中的悲剧人物。
黄观的生平经历与他的去世时间,一直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话题。根据史料记载,黄观是在建文帝时期因忠于朝廷而遇害,其去世时间通常被认定为1402年。以下是对黄观去世时间的总结与相关资料整理:
一、黄观简介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黄观 |
字 | 伯荣 |
号 | 慎斋 |
出生年份 | 1359年 |
去世年份 | 1402年 |
籍贯 | 安徽歙县(今属黄山市) |
身份 | 明朝初期官员、学者、书法家 |
特点 | 才学出众,忠诚正直 |
二、黄观的去世背景
黄观生于元末明初,自幼聪慧,博学多才。他在洪武年间考中进士,仕途顺利,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职。建文帝即位后,黄观被任命为礼部右侍郎,参与国家大政。
然而,随着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政权面临崩溃。黄观坚持忠于建文帝,拒绝向朱棣投降。最终,在朱棣攻入南京后,黄观被捕,并被处死。
三、黄观去世时间确认
根据《明史》及相关地方志记载,黄观的去世时间一般认为是1402年。这一时间点与“靖难之役”的结束时间相吻合。虽然具体日期未有明确记载,但结合当时的历史事件,可以确定他是在这一年被处决的。
四、结论
黄观作为明朝初年的贤臣,因其忠诚和才学受到后人敬仰。他的去世时间虽无确切日月,但历史普遍认可其为1402年。这一时间点标志着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终结,也反映了明初政治动荡的残酷现实。
如需进一步了解黄观的生平事迹或书法艺术,可参考《明史·黄观传》及相关学术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