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是瞻是什么意思】“马首是瞻”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战争中的一种指挥方式。它的字面意思是“看马头的方向”,引申为“跟随别人行动或听从别人的指挥”。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对某人或某事的依赖和追随。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马首是瞻 |
拼音 | mǎ shǒu shì zhān |
出处 | 《左传·襄公十四年》:“晋侯使韩起如楚,以求诸侯之从也。楚子问于薳启强曰:‘今诸侯皆叛,其可乎?’对曰:‘不可。夫马首是瞻,而不知其所往。’” |
释义 | 原指战车上的马头所向,比喻跟随他人行动;现多用于形容人盲目跟从他人意见或行为。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或中性语境。 |
近义词 | 亦步亦趋、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
反义词 | 自主自立、独断专行、独立自主 |
二、使用场景与示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他总是马首是瞻,缺乏自己的主见。 |
学习生活 | 在学习上,我们不能一味马首是瞻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 |
团队合作 | 团队中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马首是瞻领导者。 |
三、注意事项
- 情感色彩:该成语多用于批评或指出某种盲从的行为,带有一定贬义。
- 适用对象:适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在决策、行动上的依赖性。
- 避免误用:不要用于描述正当的跟随或尊重权威的情况,否则可能引起误解。
四、总结
“马首是瞻”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原意是指战车上的马头所向,后引申为“盲目跟随他人”。它强调的是缺乏独立判断和自主能力的表现。在现代语境中,常用于提醒人们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应一味地依附他人。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理性地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