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枷带锁的意思是什么】“披枷带锁”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被束缚、限制自由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某种压迫、束缚或困境中无法自主行动的状况。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披枷带锁 |
拼音 | pī jiā dài suǒ |
释义 | 原指身上披着枷,手上戴着锁,比喻受到极大的束缚或压迫,失去自由。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写人的处境或社会现象。 |
出处 | 《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 |
二、详细解析
“披枷带锁”字面意思是“披着枷,戴着锁”,在古代,这是对罪犯的一种惩罚方式,表示其失去了人身自由。后来,这一成语被引申为比喻人在思想、行为或社会制度上的限制和压迫。
例如:
- 在封建社会中,百姓可能因各种原因被官府抓去劳役,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为“披枷带锁”。
- 在现代语境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受制于严格的规章制度,缺乏自主权。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受拘受束、身不由己、动弹不得 |
反义词 |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逍遥自在 |
四、使用示例
1. 他虽然表面光鲜亮丽,但内心却如“披枷带锁”,处处受制于家庭的压力。
2. 在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生活艰难,几乎人人“披枷带锁”,难以翻身。
五、总结
“披枷带锁”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处于极度束缚和压迫的状态。它不仅具有历史背景,也常用于现代语境中,表达对自由受限的无奈与批判。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