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相关成语是什么】在三国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谋略被后人广泛传颂。许多关于他的事迹和性格特点被后人提炼成成语,成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与诸葛亮相关的经典成语,并结合其出处与含义进行总结。
一、
诸葛亮不仅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智慧与忠义的象征。他在《三国志》《三国演义》等历史文献中留下了大量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逐渐演化为成语,用于形容人的才能、品德或行为。以下列出一些常见的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并附上它们的出处与释义。
二、诸葛亮相关成语一览表
| 成语 | 出处 | 含义解释 |
| 三顾茅庐 | 《三国志·诸葛亮传》 | 原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现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请教。 |
| 草船借箭 | 《三国演义》 | 指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用草船从曹操军中“借”得十万支箭,体现其智谋。 |
| 七擒七纵 | 《三国志·诸葛亮传》 | 指诸葛亮七次擒获南蛮首领孟获,又七次释放,最终使其心服归顺。 |
| 空城计 | 《三国演义》 | 诸葛亮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故意打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吓退敌军。 |
| 鞠躬尽瘁 | 《后出师表》 | 表示竭尽心力,奉献到最后一刻。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尽职尽责、无私奉献。 |
| 死而后已 | 《后出师表》 | 意思是直到死才停止努力,形容人一生都在奋斗、奉献。 |
| 卧龙凤雏 | 《三国演义》 | “卧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庞统,都是当时著名的贤才。 |
| 未出茅庐 | 《三国演义》 | 形容人尚未显露才华,但已有远见卓识。 |
| 有勇无谋 | 《三国演义》 | 虽然不是直接出自诸葛亮之口,但在评价他人时常用此词,意指只有勇气而缺乏谋略。 |
| 既生瑜何生亮 | 《三国演义》 | 周瑜感叹自己与诸葛亮同时代,表达了对诸葛亮的嫉妒与无奈。 |
三、结语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也在文学和民间文化中塑造了智慧与忠诚的典范。这些与他相关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了解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也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