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否定观的概念是什么】一、
辩证否定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事物发展过程的一种重要观点,强调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通过“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实现的。它既包含对旧事物的批判和抛弃,也包含对新事物的肯定与继承,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辩证否定观的核心在于“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既否定又继承。它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主张在对立统一中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这一观点广泛应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定义 | 辩证否定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观点,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实现的,是一个不断扬弃、螺旋上升的过程。 |
核心思想 | 1. 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扬弃”; 2.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产生的前提; 3. 否定具有历史性和具体性,不能脱离现实条件孤立看待。 |
基本特征 | 1. 辩证性:否定中包含肯定,肯定中包含否定; 2. 发展性:否定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3. 历史性:否定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4. 普遍性:适用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 |
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 1. 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彻底的、绝对的; 2. 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相对的、具体的; 3. 形而上学否定观忽视了事物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4. 辩证否定观强调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实际应用 | 1. 在社会发展中,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时,会吸收旧制度中的合理成分; 2. 在科技发展中,新技术往往建立在旧技术的基础上; 3. 在个人成长中,人需要不断否定旧我,形成新的自我认知。 |
三、结语
辩证否定观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指导实践的重要原则。它帮助我们理解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避免陷入片面和僵化的思维模式。在面对变化与挑战时,坚持辩证否定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方向、推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