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一二三四五六排放标准是什么】“国一二三四五六排放标准”是针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制定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用于控制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这些标准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而逐步升级,从“国一”到“国六”,每一阶段都对排放限值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以下是各阶段排放标准的核心,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区别:
一、国一标准(2004年实施)
- 适用时间:2004年7月1日起
- 主要控制污染物: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NOx(氮氧化物)
- 适用范围:轻型汽油车
- 特点:初步建立排放控制体系,但标准相对宽松
二、国二标准(2006年实施)
- 适用时间:2006年7月1日起
- 主要控制污染物:与国一相同,但限值进一步收紧
- 适用范围:全国范围内新生产、销售的轻型汽油车
- 特点:开始引入OBD(车载诊断系统)监测功能
三、国三标准(2008年实施)
- 适用时间:2008年7月1日起
- 主要控制污染物:CO、HC、NOx、PM(颗粒物)
- 适用范围:全国范围内的轻型和重型柴油车
- 特点:首次将颗粒物纳入控制范围,推动燃油质量提升
四、国四标准(2011年实施)
- 适用时间:2011年7月1日起
- 主要控制污染物:CO、HC、NOx、PM
- 适用范围:全国范围内新生产、销售的轻型和重型柴油车
- 特点:进一步降低排放限值,推广低硫柴油
五、国五标准(2016年实施)
- 适用时间:2016年1月1日起
- 主要控制污染物:CO、HC、NOx、PM、NH3(氨)
- 适用范围:全国范围内新生产、销售的轻型和重型车辆
- 特点:全面实施欧V标准,加强了对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控制
六、国六标准(2020年实施)
- 适用时间:2020年7月1日起
- 主要控制污染物:CO、HC、NOx、PM、NH3、PN(颗粒数量)
- 适用范围:全国范围内新生产、销售的轻型和重型车辆
- 特点:对标欧洲最新排放标准,大幅提高排放限值,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各阶段排放标准对比表
| 标准 | 实施时间 | 主要污染物 | 控制重点 | 特点 |
| 国一 | 2004年 | CO、HC、NOx | 初步控制 | 要求较低 |
| 国二 | 2006年 | CO、HC、NOx | 稍微收紧 | 引入OBD系统 |
| 国三 | 2008年 | CO、HC、NOx、PM | 增加PM控制 | 推广低硫油 |
| 国四 | 2011年 | CO、HC、NOx、PM | 进一步收紧 | 加强颗粒物控制 |
| 国五 | 2016年 | CO、HC、NOx、PM、NH3 | 更严格 | 全面对标欧V |
| 国六 | 2020年 | CO、HC、NOx、PM、NH3、PN | 极其严格 | 对标欧VI,推动新能源 |
总结
从“国一”到“国六”,中国机动车排放标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松到严的过程。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国六标准已成为当前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之一。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传统燃油车的排放标准可能将进一步升级或被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