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是什么意思】2、原文“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是什么意思”
一、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出自《诗经·大序》,意思是:情感在内心深处被触动,然后通过言语表达出来。这句话强调了情感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指出真正的表达源于内心的真情实感,而不是刻意为之。
在文学创作中,这句话常用来说明诗歌或文章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作者内心有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自然地流露在语言之中。因此,“情动于衷而形于言”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指导,也适用于日常交流、艺术表达和情感沟通。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概念,以下是一份简明扼要的总结表格: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诗经·大序》 |
| 原文 |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
| 字面意思 | 情感在心中被触动,然后通过言语表现出来 |
| 引申含义 | 真实情感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没有真情就没有打动人心的作品 |
| 应用领域 | 文学创作、演讲、写作、日常交流等 |
| 核心思想 | 情感是语言表达的源泉,只有内心有感,才能写出感人之言 |
| 相关语句 | “言为心声”、“文以载道” |
| 现代意义 | 鼓励人们真诚表达,反对虚伪、做作的语言表达 |
三、结语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不仅是一种文学理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表达时应注重内心的真诚,而非形式上的华丽。只有发自内心的言语,才能真正打动他人,产生共鸣。无论是在写作、演讲还是日常对话中,保持真挚的情感,都是提升表达质量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