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解析及点评(WORD文字版)】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与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试题结构清晰,题型分布合理,既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又贴近高中教学实际。以下是对本套试卷的总结、答案解析以及部分题目的点评。
一、试卷概况
题型 | 题目数量 | 分值 | 总分 |
选择题 | 6题 | 3分/题 | 18分 |
现代文阅读 | 3题 | 9分/题 | 27分 |
古诗文阅读 | 4题 | 12分/题 | 48分 |
语言文字运用 | 5题 | 4分/题 | 20分 |
写作 | 1题 | 60分 | 60分 |
总分 | - | - | 173分 |
二、答案解析(部分题目)
1. 选择题(共6题,每题3分)
题号 | 题目内容 | 正确答案 | 解析 |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 “镌刻”读作juān,“毗邻”读作pí,“剽悍”读作piāo,“赡养”读作shàn。 |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D | A项成分残缺;B项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 |
3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C | 《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非吴承恩。 |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修”在此处应为“整治”之意,非“修建”。 |
5 |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会当凌绝顶”出自杜甫,表达诗人登高望远、志在四方的情感。 |
6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C | 文章强调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
2. 现代文阅读(共3题,每题9分)
第7题:
文章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
答案: 探讨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需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第8题:
文中提到“文化自信”这一概念,其核心是什么?
答案: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思辨意识。
第9题: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化创新”的理解。
答案: 文化创新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实现文化形式与内容的更新。
点评: 本题开放性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展现个人见解。
3. 古诗文阅读(共4题,每题12分)
第10题: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11题:
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子之言,吾未之能也。”
答案: 老师的话,我还没有做到。
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注意句式结构和实词虚词的准确理解。
第12题:
下列对《赤壁赋》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第13题:
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和情感体悟能力。
4. 语言文字运用(共5题,每题4分)
第14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第15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第16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第17题:
下列对联中,上下联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第18题: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5. 写作(60分)
题目:
以“生活的温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评:
本题贴近生活,富有哲理,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时应注意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立意明确,避免空洞泛泛而谈。
三、总体点评
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延续了历年来的命题风格,注重基础与能力并重,兼顾知识性与思想性。试卷在选材上贴近现实生活,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对于备考学生而言,建议加强文言文阅读训练、现代文分析能力以及写作素材的积累,提升综合素养。
如需获取完整版试卷及答案(WORD文字版),可前往相关教育网站或咨询当地教育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