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档案归档规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后期维护的重要环节。为规范建设工程档案的整理、归档与保管,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制定了《建设工程档案归档规范》。该规范对建设工程各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进行了明确要求,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以下是对《建设工程档案归档规范》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主要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设工程,包括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等工程项目。
2. 归档原则
- 真实性:档案内容必须真实反映工程建设全过程。
- 完整性:应包含工程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所有重要文件。
- 系统性:按项目阶段分类整理,形成完整的档案体系。
- 规范性:遵循统一的格式、编号和管理标准。
3. 归档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立项审批文件、设计文件、施工记录、监理资料、质量检测报告、竣工图、验收资料等。
4. 归档时间
档案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完成整理并移交归档单位。
5. 归档责任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归档工作,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配合提供相关资料。
6. 档案保管
档案应按规定期限保存,部分重要档案需长期保存或移交城建档案馆。
二、归档内容分类表
| 序号 | 档案类别 | 内容说明 | 归档责任单位 |
| 1 | 立项审批文件 | 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批复、环评报告等 | 建设单位 |
| 2 | 设计文件 |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通知单等 | 设计单位 |
| 3 | 施工技术资料 | 工程施工日志、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 施工单位 |
| 4 | 监理资料 | 监理规划、监理日志、旁站记录、质量评估报告等 | 监理单位 |
| 5 | 质量检测报告 | 材料检测报告、结构安全检测报告、功能测试报告等 | 检测机构 |
| 6 | 竣工验收资料 | 竣工验收报告、备案表、使用功能验收记录等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
| 7 | 竣工图 |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绘制的最终图纸,标注修改部位 | 施工单位、设计单位 |
| 8 | 其他资料 | 如合同、招标文件、会议纪要、工程洽商记录等 | 各相关单位 |
三、归档流程简述
1. 前期准备:明确归档范围和责任人,制定归档计划。
2. 资料收集:各参建单位按分工收集整理相关文件。
3. 资料整理:按规范要求分类、编号、装订成册。
4. 审核验收:由建设单位或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审核。
5. 归档移交:经审核合格后,移交至档案馆或指定保管单位。
四、注意事项
- 档案应采用纸质或电子形式保存,两者应保持一致。
-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确保归档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 对于涉及保密或敏感信息的档案,应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档案归档规范》,能够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为后续的维护、审计、法律纠纷处理等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