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岭的意思及成语故事】“崇山峻岭”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高大险峻的山峰。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常被引申为艰难险阻或宏伟壮观的象征。以下是对“崇山峻岭”的意思及其相关成语故事的详细解析。
一、崇山峻岭的意思
| 词语 | 含义 |
| 崇山 | 高大的山 |
| 峻岭 | 陡峭的山岭 |
| 整体意思 | 形容高大险峻的群山,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色或比喻困难重重的环境 |
这个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旅游介绍或描述地理环境时,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或对挑战的描述。
二、成语故事:崇山峻岭的来源与典故
虽然“崇山峻岭”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成语,而是由“崇山”和“峻岭”两个词组合而成,但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说法常见于描写山川壮丽的诗词和文章中。以下是几个相关的典故和出处:
1. 《水经注》中的描写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高山峻岭,云雾缭绕,鸟兽难行。”这句文字虽未直接使用“崇山峻岭”,但其意境与该词高度相似,表达了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之情。
2. 李白的诗句
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崇山峻岭”,但诗中描写的蜀地山势险峻、道路崎岖,正是“崇山峻岭”的生动写照。
3. 古代军事中的应用
在古代战争中,“崇山峻岭”常用来形容地形复杂、易守难攻的战场。例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时,面对秦岭等险峻山脉,曾感叹:“此地险要,非人力可破。”
三、总结
“崇山峻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词语,常用于形容高大险峻的山地环境。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也在日常生活中被用来比喻艰难困苦的处境。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但它的意义深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崇山峻岭 |
| 拼音 |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 释义 | 高大险峻的山峰,比喻艰难险阻或宏伟壮丽的景象 |
| 出处 | 多见于古籍、诗词及历史记载中,如《水经注》、《蜀道难》等 |
| 用法 | 用于描写自然景观或比喻困难重重的环境 |
| 近义词 | 山高路远、千山万水、险峰峻岭 |
| 反义词 | 平原沃野、平坦之地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崇山峻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无论是欣赏自然风光,还是理解文学作品,它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