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出自于什么地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一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危险或重大责任时的谨慎、小心态度。这句话最早出自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一、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一成语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旻》。原文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意思是:人要像站在深潭边一样小心,像踩在薄冰上一样谨慎。后世常用此句来形容做事非常小心、谨慎,生怕出错。
这句话不仅出现在古代文学中,也在后世的典籍、诗词、文章中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敬畏与谨慎的重要表达方式。
二、出处一览表
| 成语 | 出处 | 原文 | 解释 |
|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 《诗经·小雅·小旻》 |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形容做事极其小心谨慎,如同站在深谷边缘、走在薄冰之上。 |
| 战战兢兢 | 《诗经·大雅·云汉》 |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 同样表示恐惧、谨慎的态度。 |
| 如履薄冰 | 《论语·泰伯》 |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孔子用以告诫人们要有敬畏之心,行事要谨慎。 |
三、延伸说明
虽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最早出自《诗经》,但“如履薄冰”这一说法在《论语》中也有出现,说明其思想在儒家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孔子强调“慎独”、“敬事”,这些思想与“如履薄冰”的精神相契合。
在现代,“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常用于形容在重大决策、重要岗位或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高度警觉和责任感,尤其适用于职场、领导力、风险管理等场景。
四、结语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仅是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表达,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提醒我们在面对未知与挑战时,应保持谦逊与谨慎,不轻举妄动,方能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