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阻且长上一句】一、
“道阻且长”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原句为“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后世常引用“道阻且长”来形容道路艰难漫长,但只要坚持前行,终能到达。
“道阻且长”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强调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精神象征,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价值观。
二、内容解析(表格形式)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诗经·秦风·无衣》 |
| 原文 | “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
| 后世引用 | “道阻且长” |
| 含义 | 道路艰难漫长,但坚持就能到达 |
| 用法 | 常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强调坚持的重要性 |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演讲、文章、口号中,表达奋斗与希望 |
| 相关名句 | “行则将至,做则必成”(出自《荀子·儒效》) |
三、结语
“道阻且长”不仅是对现实困境的描述,更是对意志力的考验。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不应退缩,而应迎难而上。正如古人所言:“行则将至,做则必成。”只有不断前行,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