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振有词是什么意思】“振振有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人说话时理直气壮、言辞有力,但往往带有贬义。它强调的是说话者虽然语气坚定,但实际上可能没有充分的依据或道理支持自己的观点。
“振振有词”原意是指说话有理有据、声音洪亮,后来多用于讽刺那些自以为是、强词夺理的人。这种人通常在争论中表现得非常自信,但其实所说的内容并不合理,甚至可能是错误的。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广泛,尤其在批评他人不讲道理、强词夺理时较为常见。
表格说明:
| 词语 | 振振有词 |
| 拼音 | zhèn zhèn yǒu cí |
| 含义 | 原指说话有理有据,现多用于讽刺人强词夺理、自以为是 |
| 出处 | 《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赵盾谏之,公弗听,遂出。其后,赵盾与公子鲍及大夫子家、子公相恶,而公使王孙说来聘。赵盾曰:‘吾闻之,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公曰:‘吾不能以言举人,然吾能以人废言。’于是赵盾乃辞去。后人用“振振有词”形容人说话理直气壮的样子。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口语中,带有贬义 |
| 近义词 | 强词夺理、理直气壮、自圆其说 |
| 反义词 | 理屈词穷、哑口无言、无言以对 |
| 例句 | 他面对质疑时振振有词,却始终无法拿出实质证据。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振振有词”虽然表面上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但在实际语境中往往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提醒我们在沟通时不仅要讲究表达方式,更要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逻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