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祁黄羊去私文言文翻译祁黄羊去私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2025-10-15 20:53:03

问题描述:

祁黄羊去私文言文翻译祁黄羊去私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跪求好心人,拉我出这个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5 20:53:03

祁黄羊去私文言文翻译祁黄羊去私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祁黄羊去私》是出自《吕氏春秋》的一篇短文,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黄羊在推荐人才时,不因私情而偏袒,体现出公正无私的高尚品德。这篇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常被用作古代贤臣举荐人才的典范。

一、原文与翻译

1. 原文:

> 祁黄羊曰:“解狐可。”

>

> 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乎?”

>

> 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

> 公曰:“善。”

>

> 又问:“祁午可乎?”

>

> 对曰:“午可。”

>

> 公曰:“祁午非子之子乎?”

>

> 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2. 翻译:

> 祁黄羊说:“解狐可以担任这个职位。”

>

> 晋君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

> 祁黄羊回答:“您问的是谁合适,而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

> 晋君说:“好。”

>

> 接着又问:“祁午可以吗?”

>

> 祁黄羊回答:“祁午可以。”

>

> 晋君问:“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

> 祁黄羊说:“您问的是谁合适,而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

二、

这篇短文通过祁黄羊两次推荐人才的对话,展现了他“举贤不避亲,举贤不避仇”的原则,体现了古代士大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徇私情的精神。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选拔人才时应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

三、表格对比

项目 内容
文章出处 《吕氏春秋》
作者 不详(战国时期文献)
主旨 公正无私,举贤任能
人物 祁黄羊、晋君
关键语句 “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精神内涵 不因私情而影响判断,坚持公心
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仍适用于干部选拔、人才任用等场合

四、结语

《祁黄羊去私》虽短,但寓意深远。它不仅是对古代贤臣的赞美,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启示:在面对选择与决策时,应以公心为先,摒弃私利,真正做到“用人唯贤”。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践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