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支护形式有哪些】在工程建设中,支护结构是保障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的重要措施。根据工程类型、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的不同,常见的支护形式也多种多样。以下是对几种常见支护形式的总结与对比。
一、常见支护形式总结
1. 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是通过在基坑周边布置一定间距的钢筋混凝土桩或钢板桩来支撑土体,适用于较深基坑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其优点是施工灵活、承载力强,但造价较高。
2. 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是一种通过槽段开挖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的连续墙体,具有良好的挡土和防渗效果。常用于高层建筑基坑、地铁隧道等大型工程中。
3. 土钉墙支护
土钉墙是通过在土体内打入钢筋或钢管,并喷射混凝土形成加固结构,适用于土质较好的浅基坑工程。施工简便、成本较低,但对土质要求较高。
4. 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是通过在岩土体内设置预应力锚杆,将不稳定土层或岩体固定在稳定的地层中。广泛应用于边坡治理、隧道支护等领域。
5. 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是一种由钢板制成的插入式支护结构,适用于临时性支护工程,如河道围堰、临时基坑等。安装快速、可重复使用,但耐久性较差。
6. 水泥土搅拌桩支护
水泥土搅拌桩是通过机械将水泥浆与原状土混合搅拌形成加固体,适用于软土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具有环保、经济的优点。
7. 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依靠自身重量维持稳定,通常由砌石或混凝土构成,适用于中小型边坡或路基工程。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二、常见支护形式对比表
| 支护形式 | 适用范围 | 优点 | 缺点 |
| 排桩支护 | 深基坑、高水位 | 承载力强、施工灵活 | 成本高、施工周期长 |
| 地下连续墙 | 大型基坑、隧道 | 挡土防渗效果好 | 工艺复杂、造价高 |
| 土钉墙支护 | 浅基坑、土质好 | 施工简便、成本低 | 对土质要求高、稳定性有限 |
| 锚杆支护 | 边坡、隧道 | 可加固深层土体 | 施工技术要求高、后期维护难 |
| 钢板桩支护 | 临时工程 | 安装快、可重复使用 | 耐久性差、不适用于长期工程 |
| 水泥土搅拌桩 | 软土基坑 | 环保、经济 | 强度增长慢、施工时间长 |
| 重力式挡土墙 | 边坡、路基 |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 占地大、不适合狭窄空间 |
以上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支护形式及其特点,具体选择时应结合工程实际、地质条件及经济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选用支护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