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的意思是什么正襟危坐的含义】“正襟危坐”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端正、严肃地坐着的姿态。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尤其是在描写人物神情、态度或场合氛围时。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正襟危坐”的意思和含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相关内容。
一、成语释义
正襟危坐:指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人态度严肃、庄重,表现出一种认真、拘谨或敬畏的样子。
- 正襟:整理衣襟,使衣着整齐。
- 危坐:端正地坐着,不歪不斜。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正襟危坐,若有所思。”后来在古代文言文中多次出现,用来形容人的仪态端庄、举止得体。
三、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描述人的坐姿或神态。
- 感情色彩:偏中性或略带褒义,表示庄重、严肃。
例句:
- 在会议上,他正襟危坐,认真听讲。
- 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都正襟危坐,不敢喧哗。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严肃端庄、端坐如钟、正容危坐 |
| 反义词 | 懒散不整、歪坐斜靠、放浪形骸 |
五、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正襟危坐”不仅仅是一种坐姿,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它象征着对他人、对场合的尊重,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和风度。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自由,但在正式场合、会议、面试等情境下,“正襟危坐”依然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方式,体现出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礼貌意识。
六、总结
| 内容 | 说明 |
| 成语名称 | 正襟危坐 |
| 含义 | 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态度严肃、庄重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描述人的姿态或态度 |
| 近义词 | 严肃端庄、端坐如钟 |
| 反义词 | 懒散不整、歪坐斜靠 |
| 文化意义 | 体现尊重、修养与礼仪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正襟危坐”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社交场合,保持良好的仪态都是提升个人形象的重要方式之一。


